有說「幼兒就是父母的鏡子」!
根據社會學習論(Social learning theory),幼兒除了經觀察學習(Observational learning)和模仿(Modeling),也會經自我觀察來學習新的行為表現,即自律(Self-regulation)行為的建立。當幼兒建立了自己的情緒處理技巧並適時運用,此為一種自律行為的表現,即是個人根據自己的價值標準,評判自己的行為表現,從而規範自己去做該做的事,或避免做不該做的事。
 
在情緒處理方面,家長的角色對幼兒「情緒自律」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!研究發現,當幼兒視家長為行為的模仿對象時,幼兒會較多選取家長所採用的策略。即使幼兒從其他地方如學校或課外活動中,知道或學習過有其他可能相對更好的策略,也會較少選用 (Silk, Shaw, Skuban, Oland, & Kovacs, 2006)。也就是說,家長要留意幼兒在選取情緒調節的策略時是有排他性的,即代表幼兒還是會較傾向採用家長也在應用的策略,而忽略其他可能更好的情緒處理的方法 (Gunzenhauser, Fäsche, Friedlmeier, & von Suchodoletz, 2014)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因此,要幼兒做好情緒的自我管理,家長先要在自己情緒波動時,運用合適的情緒管理技巧來調節自己的情緒,好讓成為幼兒學習的好模範!
 
 
參考文獻:
Gunzenhauser, C., Fäsche, A., Friedlmeier, W., & von Suchodoletz, A. (2014). Face it or hide it: Parental socialization of reappraisal and response suppression. Frontiers in Psychology, 4, 1-14.
 
Silk, J. S., Shaw, D. S., Skuban, E. M., Oland, A. A., & Kovacs, M. (2006).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in offspring of childhood-onset depressed mothers.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, 47, 69-78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