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在幼兒階段,他們已開始發展感同身受的能力。Upshaw 的研究團隊 (2015) 發現,幼兒早在12至15個月大時,即使他們還未能以準確的語言或行為表達能力,已對不同情緒的情境有著不同的反應。當看到開心和悲傷情緒片段時,他們瞳孔會明顯放大,顯示他們的確有體會別人感受和作出反應的能力。

研究團隊同時發現若家長的「角色取替能力(Perspective-taking ability)」越高、越能易地而處常樂於助人及利他行為越多,參與研究幼兒的瞳孔放大程度便越大,反映出更高的同理心。

隨著幼兒的成長發展,語言和認知能力日益提升,他們更能透過講解、觀察和模仿行為,發展同理心。要促進幼兒的同理心發展,家長不妨留意以下各點 (de Leeuw, Kleemans, Rozendaal, Anschütz, & Buijzen, 2015;Upshaw, Kaiser, & Sommerville, 2015):
 
一、 以身作則,多關懷別人、與人分享等,展示同理心和能夠代入別人想法,做好「身教」。
二、 讓幼兒多觀看別人參與,或一同參加親子義工或慈善活動,如觀看一些慈善活動的電視節目、參加家庭賣旗日、慈善步行籌款等。
三、 與幼兒日常相處時,多留意及運用言語描述幼兒的情緒表現,並嘗試理解幼兒背後的內心感受。
四、 把握日常與別人相處的不同機會,向幼兒解釋別人在不同情況下會有不同的感受,讓幼兒能夠體驗及累積不同的情緒經驗並提升其同理心的表現。


參考文獻:
de Leeuw, R. N. H., Kleemans, M., Rozendaal, E., Anschütz, D. J., & Buijzen, M. (2015). The impact of prosocial television news on children's prosocial behavior: An experimental study in the Netherlands. Journal of Children and Media, 9, 419-434.

Upshaw, M. B., Kaiser, C. R., & Sommerville, J. A. (2015). Parents' empathic perspective taking and altruistic behavior predicts infants' arousal to others' emotions. Frontiers in Psychology, 6, 1-11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