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有人會事事順利!幼兒也總會遇到失敗時會感到不安或不開心;遇到困難時會感到焦慮不安或緊張。每人均有自己的方法去調節情緒,當中包括一些認知應對策略 (Cognitive coping strategy),即是利用一些特定的想法去安定自己情緒和感受。
 
學者 Rood (2012) 的團隊就嘗試尋找有效的認知應對策略,他們首先引導參加實驗者回想一件最近讓自己有不安、壓力、或不愉快感覺的事件,當不安情緒被成功勾起後,研究人員就再引導參加者利用不同的認知應對策略去嘗試安撫自己,減低自己不安的感覺,當中的方法包括:
 
一、 反覆沉思 (Rumination):反覆回想及思考這次的失敗,例如:「今次演出為什麼會表現差勁呢?」
 
二、 保持距離 (Distancing):以第三身的角度,如看電影般想像當中各「角色」的反應和表現,例如:「今次『他』考試成績不理想,『他』覺得如何呢?」
 
三、 安然接受 (Acceptance):留意感受的同時,不去判斷它是好是壞,只需要接受它「會來也會去 (Come and go)」,例如:「同學沒有邀請我去生日會,這是令人失望的,不過這失望的感覺是會慢慢消失的。」
 
四、 正面重估 (Positive reappraisal):思考事情當中令自己便得強大的地方,例如:「今次雖然失敗了,但我在過程中學懂了甚麼?」
 
研究結果發現,相對於其他方法,「正面重估」的方法特別有助當事人從壓力和不安中,將眼前的焦點重新集中在如何克服困難,使自己能夠較快地在負面情緒中恢復過來。因此,當幼兒遇到不安、挫敗、感受到壓力時,家長在用心聆聽幼兒的感受之餘,可以引導幼兒思考在事件過程中的得著,例如學會了的知識和技巧等,重估情緒後繼續成長。
 

參考文獻:
Rood, L., Roelofs, J., Bögels, S. M., & Arntz, A. (2012). The effects of experimentally induced rumination, positive reappraisal, acceptance, and distancing when thinking about a stressful event on affect states in adolescents.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, 40, 73-84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