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對幼兒發脾氣時,作為家長的您會:
即時「撲火」,著他 / 她控制情緒?
刻意忽視他 / 她的情緒表現?
或是直接責備他 / 她 (又) 亂發脾氣?

其實您有沒有想過,幼兒的脾氣乃加深親子關係的好時機?

家長回應幼兒情緒的方式,屬於「情緒社教化 (Socialization of emotion)」的一部份,乃幼兒學習如何將情緒表現,適應於社會文化和規範中的重要過程。根據專門研究幼兒情緒認知發展的學者 Eisenberg, Cumberland 和 Spinrad (1998) 的分析,要促進幼兒的情緒發展,除了回應幼兒情緒的方式, 還包括家長日常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,以及引導幼兒認識和處理自己的情緒反應等。

有見及此,澳洲墨爾本大學學者 Havighurst 的團隊 (2009),進一步建議家長在面對幼兒發脾氣時,可採取以下「五步曲」來「化脾氣為親密」:
 
一、 意識到幼兒因事有情緒、發脾氣。
二、 自己先保持心平氣和的心境(調節自己的情緒),並視之為增加親子瞭解、促進親密關係的好時機。
三、 明白幼兒間中「發脾氣」乃自然不過的事,須對他 / 她的情緒作出回應和表現理解
「媽媽見到你個樣皺晒眉,又咁心急行來行去,你係咪驚今晚冇得食薄餅?」
四、 回應幼兒時,恰當地命名有關的情緒,並指出情緒的根源:
「我知道你好想今晚去食薄餅,但係又可能因為冇位冇得食,所以唔開心。想食但又可能冇得食,的確令人焦急。」
五、 引導幼兒處理情緒,有需要時協助他 / 她解決困難:
「好啦,我哋先坐低、飲啖水、心情定下來 (處理情緒),然後再諗下可以點樣計劃今日的行程,今晚早啲去薄餅店食晚餐,咁就會容易有位啦 (解決困難)!」

當每次幼兒的情緒表現,均得到家長如斯的關懷和引導,親子關係定必會更親密而溫暖!


參考文獻:
Eisenberg, N., Cumberland, A., & Spinrad, T. L. (1998). Parental socialization of emotion. Psychological Inquiry, 9, 241-273.

Havighurst, S. S., Wilson, K. R., Harley, A. E., & Prior, M. R. (2009). Tuning in to Kids: An emotion-focused parenting program – initial findings from a community trial.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, 37, 1008-1023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