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師處理班上幼兒問題行為可算是常遇事情,這些行為包括:衝動、魯莽、固執、破壞物件或傷害別人等。美國學者Fox和Lentini (2006) 提及「教學金字塔 The Teaching Pyramid」(圖一之第二層) 用來支援幼稚園階段出現情緒社交問題的幼兒。當中有一些技巧可供本地老師參考:
一、 重塑問題行為
老師可試分析幼兒的問題行為,先嘗試推敲及驗證成因 (即「ABC矯正法 Antecedent-Behavior-Consequence Modification」),才決定介入方法。老師可視幼兒問題行為乃幼兒學習社交技巧機會的最佳起步點。
二、 社交技巧教學
第一階段:學習社交技巧
可以用「示範和說明 (Show-and-tell)」方式讓幼兒學習一個新的社交技巧,如學習輪侯。老師可清楚講解該項新技巧並給予示範。
第二階段:熟練社交技巧
在幼兒實踐該項新技巧時,老師可給予指導和正面回應,亦可提供多些實踐和練習的機會,直至幼兒能掌握該項社交技巧。
第三階段:鞏固和普及社交技巧
若幼兒在沒有老師和家長從旁提示下,亦能持續地在合適的情景之中運用出該項社交技巧,那就代表成功。
學習社交情緒技巧即是學習如何與人相處和做人的道理。要令幼兒掌握相關技巧並得以實踐和鞏固,學校和家庭兩方面的配合極為重要!
參考文獻:
Fox, L., & Lentini, R. H. (2006). You got it! Teaching social and emotional skills.
Young Children, 61, 36-42.